为进一步凝聚科研共识、谋划创新发展,10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会。会议邀请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艳华参会指导,学院院长文炳、副院长饶萍出席,学院拟申报教师参加交流。会议由学院学术副院长莫亚萍主持。
 饶萍副院长首先系统回顾了学院近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与立项情况,从立项数量、学科分布、项目类型等维度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对学院申报的经验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她指出,新一轮申报工作要以更高的站位谋划科研布局,聚焦学科交叉与原创研究的潜力方向,持续提升项目培育质量。
 
 会议特别邀请两位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进行经验分享。山东大学王亚琪老师通过线上连线,详细介绍了她在选题创新与论证设计中的思路与策略;浙江工商大学胡华老师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她在研究路径规划、高水平论文撰写及文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两位老师的分享为我院教师提供了生动而切实的申报参考。
 
 在政策指导环节,陈艳华副处长充分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科研组织与项目培育方面的成绩,并对学校的申报政策、培育机制及支持举措进行了细致解读。她鼓励教师以学术积累为根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学科前沿,勇于在高水平项目申报中实现突破。
 文炳院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科研项目的申报不仅是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向上的科研生态。他希望拟申报教师提前谋划、精益求精、协同攻关,在新一轮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在交流环节中,教师们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选题构思,分享了申报体会与计划。本次动员会不仅是科研经验的交流平台,也是凝聚共识、激发动力的新起点。外国语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科研生态,激发创新潜能,推动科研水平稳步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