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来自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女诗人、教授和评论家苏珊·斯图尔特教授(SusanStewart)做客我校“金沙大讲坛”,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听众带来了一场貌似波澜不惊却回味无穷的诗歌讲座。此次“金沙大讲坛”由校社科联和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何庆机教授主持了讲座。
在人生的旅途之中,充满着种种不同形式的“相遇”,有的“相遇”是一段全新人生旅程的开始,但也有的“相遇”不久之中就湮没在滚滚的人流之中,不再被记起。众多未知的秘密或者说是命运密码都隐藏在这种种的“相遇”之中,由此“相遇”仿佛总是被裹挟在一层又一层的神秘色彩之中,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然而,“相遇”又将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进入到诗歌之中?无疑将会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在这次“金沙大讲坛”之中,苏珊·斯图尔特教授以“PoetryofMeeting”为题,讲解了从但丁以来欧美诗人诗歌中关于“相遇”的描写的共性和差异。在欧美传统诗歌传统之中,“相遇”的主题包括了各种方式的“遇见”,包括不同心灵的碰撞,与陌生人的偶遇,与其他诗人的遭逢,与读者的相遇等等,不一而足。在苏珊·斯图尔特教授看来,诗人犹如一个孤独的流浪者,不断地渴望着回归家园、寻觅爱人或爱情。而在诗歌中出现的“相遇”不仅包括物理空间上的相遇,还包括精神想象之中的接触和关联。苏珊·斯图尔特教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自己关于这些十分抽象的话题的理解。作为一位重要的当代诗人,苏珊·斯图尔特教授对众多的经典诗歌十分熟悉,可谓是信手拈来;在讲座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列举来自于不同文化传统之中的诗歌片段,从不同的方面详细地阐释了但丁对后世欧美诗人的巨大影响。随后,以其本人所独有的优美嗓音,苏珊·斯图尔特教授还朗诵了托马斯·格雷、波德莱尔、惠特曼、华兹华斯的几首著名诗歌,并分析诗句中的不同形式的“相遇”,有与陌生人的偶遇,也有与敌人的相逢,更有想象中的相遇。她声情并茂的朗诵和细致入微的讲解,获得了所有聆听讲座师生的阵阵掌声。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来自全校多个院系的教师和同学积极踊跃地向苏珊·斯图尔特教授请教,比如现代诗歌和传统诗歌的“相遇”的不同之处,新科技创造了新的“相遇”方式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苏珊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看法。讲座结束后,大家深感诗歌本身有待不断的探索,还有众多全新的领域等待着我们。而我校师生与苏珊·斯图尔特教授本人的这次“相遇”,毫无疑问将会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为大家提供一个全新的解读和欣赏诗歌的视角。
外国语学院:虞颖、何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