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学肖欢教授为我院师生讲学

来源: 时间:2024-05-08

5月7日下午,应文炳院长邀请,嘉兴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肖欢老师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翻译实践与国别区域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文炳主持,外国语学院众多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肖欢教授是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多次参与重大外交活动的口译活动,辅导学生获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二等奖,浙江省LSCAT杯笔译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遭遇文化差异和障碍,可能引发误译和错译的现象。国别区域研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与翻译交叉融合时,可以较好地帮助译者避开跨文化交际时的陷阱。在本次讲座中,肖欢教授通过对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实用技巧和策略,从而实现翻译与国别区域研究之间的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讲座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区域国别研究概述。国别和区域研究旨在以第一手原文资料和国际前沿学术成果为基础,通过系统地收集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领域的信息,从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思想文化、历史源流和文明传统等角度研究对象国别和区域的政治态势。区域国别研究是大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对外交往产生的现实需要。肖教授指出,区域国别学已经成为交叉学科下的一级学科,与外语、历史、新闻等学科都有交叉。

第二,区域国别研究与翻译实践。中国的翻译学是要翻译世界、翻译中国,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推动中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那么将两者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争夺国际话语权。肖教授指出,语言能力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翻译成果的产出,还需要掌握区域国别的背景知识。

第三,翻译实践案例分析。肖教授认为,翻译也要讲政治。他举了大量的翻译实例,以及翻译中的一些“假朋友”现象,强调翻译时不可“想当然”,而需要具备专业的区域国别研究知识。肖教授还给出了2024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的案例,从怀俄明州的地理、历史、经济、建筑等方面的背景信息入手,层层深入,剖析难点,展现了区域国别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应对策略与建议。一个合格的翻译者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进行高频度的翻译实践、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AI),以及认真进行学术研究。关于AI,肖教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网站,强调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运用AI工具,提升自己的翻译效率和翻译成果。

讲座结束后,参会师生向肖欢教授提问,他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这次讲座精彩纷呈,不仅增进了师生们对区域国别研究的认知,也对翻译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

(撰稿人:卜琬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