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化共同体论与日本”系列讲座之六

来源: 时间:2016-03-31

-丸山真男思想之心路历程-

3月29日下午,我们在浙江理工大学2S-343迎来了日本神户大学绪形康教授关于“丸山真男思想之心路历程”的学术讲座,我院徐青老师主持。

绪形康教授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就读于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现任神户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研究科亚洲综合学术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史。

丸山真田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方面非常著名的学者,对日本学术界、思想界都有过重要影响。他早在1937年,亦即23岁时就担任了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副教授,并发表《在近世儒学发展中徂徕学的特质及其与国学的关系》的重要论文。从二战前到二战后,他一直在日本学界、思想界举足轻重,但是在历史的变动中,其思想其实也有着相应的变化。

绪形教授认为丸山的思想可分为早(45年之前)、中(45年-68年)、晚(68年-96年去世)三个时期。早期的丸山曾因参加马克思唯物论的讲演会而被当局拘留,也曾被征入伍在朝鲜平壤服役,并在1945年广岛核爆时受到核辐射。中期的丸山思想最为活跃,特别是发表了《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著作,其中丸山高度评价了日本江户时期初期儒学家荻生徂徕(1666-1728)的“作为”思想,认为其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基础上为日本近代化开启思想的基础。丸山也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战后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反省,认为天皇制是日本法西斯主义国家思想的渊薮,也是日本战后推卸责任这种国民性的源头。但是1968年,东京大学爆发全学共斗会议组织的学生运动,有学生监禁了丸山真男等教授们,并查抄了东大档案及丸山的藏书。丸山的内心深受震动,1971年发现患有肝癌,辞去东大教授之职,1972年发表了著名的《历史意识的“古层”》,认为日本文化具有一种永不改变的固有性。

此外,绪形教授还介绍了丸山关于福泽谕吉的认识,以及分析了丸山受核辐射却隐瞒此事实的思想动因,并且批判了丸山思想的“亚洲停滞论”。

演讲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学生和老师们都进一步对丸山的思想提出了问题,绪形教授也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本次讨论是我院“亚洲文化共同体论与日本”系列讲座的第六讲。值得一提的是,绪形康教授全程都用汉语为我们演讲与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丸山真男,以及战前战后的日本学界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相关的学识与视野。最终,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日本学研究所张丽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