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成功举办第三届教授讲坛

来源: 时间:2012-12-18

2012年12月12日,第三届外国语学院教授讲坛在7-214如期顺利举行。此次讲坛由院长蒙兴灿教授主持,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庆机教授和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文炳教授分别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给学院教师作了两场生动、有趣、信息丰富的讲座。

何庆机教授讲座题目是“西方文论术语的越境旅行——以‘TheUncanny’为例”。从研究TheUncanny这个概念的缘起,到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何教授带领大家解读了TheUncanny的双重性,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TheUncanny翻译的种种,在一番学习思考比较之后(何教授称为“旅行之后”),何教授又从比较文学视野分析了TheUncanny,得出:如果说文学具有“uncanny”的特征,那么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就更是如此,因为这两者都具有“越界性”;在阅读、批评外国文学作品时,是以一个(跨)文化旅行者的身份去阅读、去凝视、观看;从具体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来看,只有立足“家园”,以比较的、差异的立场,才会读出西方学者不会或不可能注意到的意义,才不至于被西方学者的观点所左右,人云亦云。

文炳教授讲座的题目是“思想概念词的翻译困境探源”。文教授首先明确了译名的确立很重要,然后举例说明“兰学”翻译中所形成的三种翻译方法:“翻译”、“义译”和“直译”,接着文教授通过详实的例子分析了造成思想概念词翻译困境的5大原因:1.概念都有一定的历史;2.一个概念总是和其他概念既相区别又相勾连;3.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巨大差异;4.中西方语言的异质性;5.每个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可能不一样。最后,文教授提出消解译名分歧的新思路——再命名。

主持人蒙兴灿教授精炼地总结了何教授和文教授讲座的精髓,并对两位教授无私的分享和指导表示感谢。两场讲座引起了现场教师的共鸣,激发了新的研究火花,聆听的教师表示受益匪浅。学院今后将继续举办教授讲坛,不光给教授们创造科研传帮带的舞台,也给学院教师打开一扇学术交流之窗。学院近几年科研氛围逐渐浓厚,教师们的科研意识也逐渐增强,今年学院科研各方面成绩喜人,相信通过有效的推动措施,学院的科研未来会更好。

(办公室 李晓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