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政[2010]14号
为了促进外国语学院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学术水平,促进学科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学院成立研究所。
1.研究所的名称与数量:2010年成立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日本语言与文化方向的研究所各一个。研究所的成立由党政联席会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决定并发文。同时报学校备案。
2.办公场所:以目前博士、教授办公室为基础。会议室、活动室与学院资源共享。
3.组织结构与成员
1)各研究所设所长1名,副所长1-2名,秘书1名。所长应由教授担任,副所长由副教授及以上教师担任。所长、副所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后发文聘任。
2)所长、副所长和秘书不享受学院津贴。
3)研究所的成员构成实行教师自愿报名,研究所和教师双向选择,并在学院备案。每位教师只能参加一个研究所。
4)研究所可根据情况,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名誉所长或兼职教授,相关情况报学校备案。
4.研究所经费来源
1)学校下拨的学科建设项目经费;
2)学院在年度预算中给各研究所下拨的经费。学院下拨的经费应综合考虑研究所前三年的人均科研业绩、科研活动开展情况等因素;
3)研究所成员的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等。
5.研究所的工作职责
1)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研究所的学术论坛(每月一次),开展学术研讨,提高教师的学术写作水平,为教师的学术论文提供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每期活动需出简报。
2)组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包括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3)组织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协助各项目负责人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对成员的课题申报材料给予指导和提出建议。
4)协助学院完成与科研和学科建设相关的其他工作。
5)建立研究所各成员的学术档案,各研究所应有2-3个研究方向和特色,建立研究队伍梯队,帮助各成员明确研究方向。
6)加强研究所研究基础建设,尤其是资料的积累和收集,为研究所和学科方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7)每年向学院提交总结报告。
6.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
1)研究所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第一个周期为基础建设阶段,以明确方向,搭建平台,建构特色,夯实基础(软、硬件),重点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为主,同时要注意高水平项目和成果的孵化和培养。各研究所要有明确的目标、措施,完成预定建设目标。每年需向学院汇报建设情况,不足之处需拿出具体整改措施。对三年内没有有效开展学术活动,科研业绩不突出(或与前期相比没有取得实质性发展的),对学院科研和学科发展没有贡献的研究所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将讨论是否予以撤销(或更换研究所负责人,并在下一轮建设中对研究所经费进行调整)。对建设效果好的研究所,将在下一轮建设中予以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2)第二轮建设,需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建设,在研究项目、论文和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上一个台阶,力争建设1-2个在浙江省有一定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研究方向。
7.外国语学院研究所为学术性机构,没有参与学校和学院考核、评优评奖等行政职责。
外国语学院
二O一O年十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