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下午14:30,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成富教授为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以“文学镜像中的文明与冲突”为主题的丰富精彩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文炳副院长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刘教授指出,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文明与冲突因素不仅贯穿历史发展的始终,而且也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建构与发展,其中冲突因素会给世界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刘教授引用法国史诗《罗兰之歌》与杜环的《经行记》等史料与典籍,向师生们生动地展示了中古时期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与冲突现象,并强调要注意文明与冲突现象的普遍性。接着,刘教授通过《经行记》对非洲早期的记载引出了非洲早期文学空白这一现象,并进一步指出帝国与文化霸权现象,“要了解文化,感受文化霸权的影响”。同时,刘教授通过讲述纳粹极端人种主义并引用Jean Bruller的《Silence de La Mer》等小说,展现了冲突给文明和整个世界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生动地诠释了文明与冲突的两面性。
讲座的第二部分内容,刘教授主要聚焦非洲文化研究及文化认同问题。刘教授先是引用了习近平主席“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呼吁去掉思维定势的有色眼镜,对非洲及非洲文化保持客观的认识。其次,刘教授通过非洲的殖民历史与黑奴三角贸易等历史事件,提出了在历史发展的文明冲突中黑人文化身份建构这一问题。最后,刘教授引用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这一命题及法农的《黑皮肤、白面具》等小说,强调了取消偏见与文化定视的重要性,并提出“去殖民化”这一概念。
第三部分,刘教授指出了文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有着跨学科发展趋势。刘教授介绍了《拉丁美洲文学》《希腊之日本》等当代著作,指出目前有色人种文学及通俗文学均对“去殖民化”、“民族自信”等问题有所反映。刘教授表示要注意文学中对文化认同与冲突的反映,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多维的学习与思考。
讲座最后,刘成富教授还详细回答了部分师生的提问,指导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聆听讲座的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收获巨大,期待有更多同刘教授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刘成富:江苏省翻译协会会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出版专著4部、译著60余部、编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多次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并获奖。访学法国、南非、塞内加尔、几内亚、刚果、加蓬、喀麦隆、马里、摩洛哥、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2018年,因推广法国文化的贡献在巴黎受到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的亲切会见,同年,塞内加尔《太阳报》称其为“非洲研究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