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黄友义为我院师生做线上讲座

来源: 时间:2021-11-26

2021年11月25日晚18:30-20:30,中国外文局译审黄友义先生应我院邀请,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学深悟透、精准翻译、有效传播--参加党政文献翻译的体会》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文炳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黄友义先生提出了“翻译的时代意义何在”这一问题,引起大家思考,继而又进一步作出解释:对外翻译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媒介,翻译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黄友义先生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自身丰富的党政文献翻译实践经历,从学习、翻译、传播三个方面向我院师生分享其政党文献翻译经验。

黄友义先生特意选取了书中典型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词汇及俗语,如:“建设”、“扶贫”等来展开翻译讲解,向我们介绍了同一个词汇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含义及对应翻译,让我们感悟颇深。最后强调总结了三点我们所需学习的经验:第一,学习要领会实质、抓住精髓:不论翻译什么题材,都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学习;第二,翻译要重视原意、做到语言完美:充分理解原文的同时,结合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灵活翻译,传达原文含义;第三,传播重在沟通,要赢得受众:翻译目的是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意思,但由于话语体系不同,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对方话语体系,了解国际话语体系。

黄友义先生两个小时的讲座深入浅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令人深受启发。我院师生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学习到党政文献的翻译更要深入理解原文的真实含义,了解外国语言文化,灵活翻译,避免产生误解。

(撰稿人:韩滢)

专家名片:

黄友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系会议首席专家,《公共外交季刊》编委会副主任、《大中华文库》副总编辑。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兼总编辑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长期参与党政文献对外翻译,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译。长期从事对外出版和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