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黄友义谈“三进”与中译外人才培养

来源: 时间:2022-04-24

2022年4月20日晚上7点,中国外文局前副局长黄友义先生应我院邀请,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三进”与中译外人才培养》的线上讲座,这是黄友义先生第二次为我院师生做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文炳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黄友义先生指出,全国已有三十余所大学率先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研究生、特别是翻译课堂上的教材来学习,此举颇佳。黄友义先生认为,将治国理政作为翻译教育的重要内容,扩展到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是加强国际传播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黄友义先生从四个方面就推进“三进”的必要性做出解释:一、“三进”的导向作用;二、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挑战;三、“三进”可以让大家获得什么;四、“三进”对翻译教育的改革和提升。

黄友义先生指出,大变局赋予国际传播新的意义,学会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务之急,外语专业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具备天然优势。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做好国际传播,由于很多外国人对我们不了解但又想了解,所以我们要做好积极的国际传播。“三进”意味着外语和翻译教育的转型,而转型来自国际传播的需求,来自语言的需求。对于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需要传播什么?对谁传播?怎么传播?黄友义先生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最后,黄友义先生从翻译角度出发,谈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些翻译实例。

黄友义先生两个小时的讲座内容充实,干货满满,令人受益匪浅。我院师生通过此次讲座充分学习了党政文本的翻译方法,进一步领略了这类翻译文本的表达方式和翻译技巧,从而避免在翻译中受文字字面意思的束缚,采用一些更加地道、灵活的表述来翻译。

(撰稿人:马晨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