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辛红娟教授来我院讲学探讨AI时代译者的定位与实践路径

来源: 时间:2025-10-14

10月11日下午,宁波大学辛红娟教授应邀在25-718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主题为“AI时代,译者何以为、如何为?”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文炳教授主持。

讲座中,辛红娟教授首先打破了“AI与译者对立”的认知误区,提出应大方承认AI应用,聚焦“如何用”与“人力价值占比”的核心观点。她指出,AI工具已成为翻译实践的重要辅助,但译者的核心价值从未被替代——AI可完成基础信息的快速转化,而译者在文化适配、情感传递、语境判断等维度的能力,仍是翻译质量的关键。译者需明确AI在流程中的功能边界,将技术效率与人文深度结合,让AI成为译者的工具,而非对手。

随后,辛教授结合具体翻译实践案例,深入解析了译者的“不可替代性”领域。在植物花卉翻译板块,她以“宫灯百合(Chinese Lantern Lily)”“六出花(Peruvian Lily)”等译名为例,指出植物名称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认知的桥梁,这一过程需译者调动文化储备与审美判断,是AI难以企及的。在亚运会相关翻译案例中,她提到大型国际赛事的翻译需平衡规范性与传播性,如赛事标语的翻译既要符合国际通用表达,又要传递东道主的文化特色,译者需在多维度需求中找到平衡点,这背后是对跨文化传播逻辑的深度理解,而非单纯的语言技能。

讲座尾声,辛教授与在场师生展开互动,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实践困惑。她鼓励学生拥抱技术变革,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主动积累跨文化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成长为能驾驭技术、更能传递文化温度的新时代译者。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厘清了AI时代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提供了“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实践思路,既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也为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路径。

(撰稿人:胡泽博)